春節剛過,香港已踏入流感高峰期, 流感正式學名叫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在本港,流感一般於一至三月和七、八月較為流行。 流感屬中醫內科學的感冒範疇,一般中醫認為冬春兩季比較多發。文:彭愉康(香港中醫學會)
中醫認為,感冒病因為風寒暑濕燥火,以感受風邪或寒邪為主,我們平時也會說不小心被風吹倒,或不小心 「冷親」,其實就是相同的意思。而冬天主要與寒有關,春天主要與風有關,所以中醫認為流感於冬春兩季比較多見。而西醫則認為流感為病毒感染,主要分三種不 同類型,分別為甲型、乙型及丙型。甲型流感病毒再根據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n,即H)及神經氨酸蹆 (neuraminidase,即N)兩種抗原類型,從而再細分為不同類型,今年一月份令香港多人死亡的流感類型為H3N2,就是其中一種甲型流感。
百變病毒不易識別
流感病毒會不定時衍變出不同品種。每年,流感病毒抗原可出現輕微改變(漂移),會變出新的病毒種類。 而這些小小的改變足以引發大規模的季節性流行性感冒,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人接種了流感疫苗後仍然可以出現流感。當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出現重大改變(轉移) 時,就會產生能夠造成流感大流行及症狀更嚴重的病毒種類。
因為這些病毒的變化大,身體未有抗體能即時認出它們,所以身體未有相關的抵抗力,令人體更容易得到流 感病症,而新病毒比一般流感亦傳播得更快捷及廣泛。從中醫角度出發,具有這種高度傳染性的流感病毒稱為時行病毒,早於隋朝以前就有時行病的記載,而中醫認 為時行病毒的特性為容易引起疾病,不限季節,病性較重,容易傳染流行。
流感的中西醫治療
一般人患上流感後,會於二至七天內自行痊癒。不論中醫或西醫均認為感冒的症狀包括發燒、全身骨痛、肌 肉酸痛、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疲倦和頭痛;亦可能出現一般醫生所說的腸胃型感冒,可同時出現嘔吐和腹瀉等。需要區分的是,流感及傷風的症狀相似,但只要 細心觀察,還是能分別出來的,傷風都可有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疲倦和頭痛等症狀,但較少像流感一樣的發燒及全身肌肉痛,所以當出現症狀時,也不用太擔 心,因為不一定就是流感的。當然,免疫力低下的人、長者、幼兒、孕婦等還是要加倍小心,因為一旦患上流感,可以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等併發症,嚴重的甚至死 亡。
西醫通常認為流感是病毒感染,服用特敏福等抗病毒藥可加快痊癒速度,但抗生素是不合適的,因為流感不 是細菌感染,而抗生素只可有效殺死細菌,未能殺死病毒。中醫將流感一般分為三種不同類型。風寒型,一般冬春季節較多發,患者怕冷較多,流清涕,咳稀痰,可 用紫蘇葉10g、荊芥10g、甘草3g,煲水20分鐘飲用。風熱型,患者比較怕熱,流黃涕,咳黃痰,可用金銀花10g、薄荷6g、桔梗3g,煲水20分鐘 飲用。暑濕型,多見於暑假七、八月份,患者可出現明顯腹瀉嘔吐等腸胃不適症狀,可用藿香10g、佩蘭10g、生薑2片,煲水20分鐘後飲用。
流感的預防方法
不吸煙,減少生活壓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充足休息,多飲水,注意保暖。避免過度疲勞,避免淋雨,於 冬春季節及流感高峰期,避免前往公眾地方,尤其是人多擁擠的或是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去洗手間、打噴嚏或咳嗽後或其他活動後,使用洗手液和清水以正確方法清 潔雙手,當發現雙手出現污垢時,可用75% 酒精消毒液潔淨雙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或手巾掩覑口鼻,以防傳染他人。已染污的紙巾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筒內,如出現咳嗽、發燒、喉乾、鼻塞等症狀,應立 即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高危人士如孕婦,免疫力低下人士外出時應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