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識得醫,鼻敏感一定係咁醫

Home / 科普教育 / 識得醫,鼻敏感一定係咁醫

識得醫,鼻敏感一定係咁醫

Posted on
05/25/2014
by admin

loadImage.php中醫中雖然沒有鼻敏感這個名稱,但是有一類似病名叫做「鼻鼽(音球)」。鼻鼽症狀有: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噴嚏、鼻流清涕、鼻痕為特徵,與鼻敏感相類似。 男女老幼都有機會出現這些症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兩點診斷「鼻鼽」。症狀一:症狀突然,反覆發作,持續時間不定,早晚較多。症狀二:鼻黏膜蒼白,腫脹,有 水樣分泌物。

 

區分鼻敏感與一般的傷風鼻塞,主要留意患者病史及病症,若有過敏病史或傳染病史,且呈現以下症狀則基 本可判定為鼻敏感。第一,發病快,消失快,症狀消失後則如常態,發作時間短。第二,一般無發熱,惡寒等全身症狀。第三,鼻涕清稀,呈水樣。第四發病漸起, 消失亦慢,需數天而癒。第五,全身症狀較重,發熱、惡寒、頭痛等。第六,鼻涕黏性變為膿性。

證型:
肺氣虛:鼻敏感症狀,無脾氣虛或腎氣虛症狀。
脾氣虛:鼻敏感症狀,兼胃口差,易大便爛,腹脹等。
腎氣虛:鼻敏感症狀,怕凍,夜尿,腰累等。
簡單中成藥治療:
肺氣虛:玉屏風散
脾氣虛:六君子丸
腎氣虛:金匱腎氣丸
因為不同牌子的中成藥有不同的服用方法,所以提議大家要按中醫師建議服用。

單味中藥治療:
辛夷為鼻科聖藥,性味溫辛,歸肺經,能散風寒,通鼻竅。早上剝取辛夷花蕾一到兩粒,除去外面毛茸茸的苞片,將裡面棕色而油潤的花瓣放入口中咬碎吞服。每日1次,10日為一療程。

特色防治方法:
三伏天穴位貼敷。依據冬病夏治的原則,容易於秋冬發病的虛寒型鼻敏感可以於夏天的三伏天貼上天灸藥物以鼓舞陽氣,從而使鼻敏感病的發作次數減少,程度減輕。

湯水食療:
1. 蓯蓉金櫻補腎粥
組成:肉蓯蓉15克,金櫻子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細鹽少許,裢白兩根,生薑3片。
製法:先將肉蓯蓉、金櫻子水煎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粥,待熟時,入鹽、生薑、裢白稍煮即可。
功效:肉蓯蓉味甘、鹹,性溫,歸腎、大腸經。可補腎陽、益精血;金櫻子酸、甘、澀,性平,歸腎、膀胱、大腸經,可固精澀腸;羊肉也有補益腎陽的作用。

2. 核桃山藥粥
組成:核桃肉12克、山藥15克、 糙米1杯。
製法:核桃肉切細,山藥切成小段,與糙米共煮成粥。
功效:健脾補氣、益腎。
適應證:適用於脾腎氣虛,反覆 發作的鼻敏感。

生活起居調攝護理:
1. 床上用品最好使用防ë用品,每天起床疊被子,及時清除床上的皮屑毛髮。經常用熱水洗滌床上用品和內衣,並在陽光下暴曬或用烘乾機烘乾。
2. 室內盡量少放毛絨玩具、地毯和掛毯。不要在房間內吸煙,患者自己更不宜吸煙。保持室內乾燥通風,注意減少室內植物。
3. 居室要定期進行徹底清掃,消除蟑螂。
4. 不養寵物。已有的寵物一定要安置在屋外或臥室以外,經常給寵物洗澡。
5. 花粉多的季節要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有風的時候。
6. 積極防治急性呼吸道疾病,以免誘發過敏性鼻炎發作。
7. 不要在新裝修的房間停留過久,減少接觸汽油、油漆、化妝品等。
8. 生活要有規律,平衡飲食。減少食用魚、蝦、牛、羊肉等食物。
9. 加強體育鍛煉,經常按摩鼻翼兩側迎香穴,對於預防復發和緩解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只要能準確診斷不同證型,加上患者的積極配合,鼻敏感是能夠有效改善的。

Comments are closed.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HKACM_LOGO_學會簡介
    《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
    May 29,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一期會訊
    April 19, 2021

  • HKACM_LOGO_新聞及活動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五屆理監事選舉結果
    February 26, 2021

  • 針新聞及活動
    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及疫苗接種計劃
    February 26, 2021

  • 775AD6EE-95F2-4878-90BA-C294943648ED新聞及活動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December 9,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六期會訊
    September 4,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五期會訊 2020春季持續進修課程 (網上課程) 第二輪報名
    February 20,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四期會訊
    January 23,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三期會訊
    October 11, 2019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10, 2019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