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調整小便異常的中醫食療

Home / 科普教育 / 調整小便異常的中醫食療

調整小便異常的中醫食療

Posted on
11/16/2014
by admin

都市人生活繁忙,難免飲食不節有損健康,加之香港天氣潮濕,濕的特性是重濁,黏滯向下。陽熱下降,水氣上騰熏蒸,屬水濕氣充斥,若是侵犯人體易阻滯氣機運行,如果濕阻胸膈則出現胸悶;濕困脾胃則脘痞腹脹和大便不暢,若濕停下焦,則小便短少。在發病過程中,濕常兼熱(火),熱旺於夏季,溫和火都是熱的一種,因為溫為熱之漸,火為熱之極。在炎熱的環境中出汗是人體主要的散熱方式,若汗出過多,會耗傷津液和傷氣,臨床出現口渴、尿短少,氣短乏力,還有小便渾濁,白如稀米漿;或小便時尿道有熱感、灼熱感、疼痛感、不暢順、渾濁甚至排出困難等都是小便異常的表現。

根據不同症狀選擇食療:

1. 小便時尿道有熱感者:

可取豆腐250克,鯽魚約300克,將鯽魚去鱗和內臟後,放入豆腐加水2公升清水煮約1小時後加少許鹽調味作湯。

2. 小便時尿道有灼熱感者:

用淡竹葉2紥,夏枯草50克,蜜棗5枚,放入清水1.5公升煮約1小時後整天作茶飲用。

3. 小便時尿道有疼痛感者:

用淡竹葉2紥,夏枯草50克,車前草30克,銀花40克,蜜棗5枚,放入清水2公升煮約1小時後整天作茶飲用。

4. 小便時尿道有不暢順感者:

用銀花40克,菊花20克,糖冬瓜10條,放入清水1.5公升煮約1小時後整天作茶飲用。

5. 小便渾濁伴有口乾和腰膝痠軟者:

用花旗參片15克,蓮子20克,百合15克,薏苡仁15克,豬尾骨一條去毛洗淨,放入清水2公升煮約3小時後作湯服用。

6. 小便渾濁伴有口淡、稍作勞動即感疲倦和腰膝痠軟者:

用杜仲30克,蓮子20克,淮山20克,黨參30克,黑芝麻10克,加豬腰(腎)2個去筋膜洗淨切片,放入清水2公升煮約2.5小時後作湯服用。

7. 小便渾濁伴有易倦、面黃和腰膝痠軟者:

用黃茋紅棗粥:黃茋20克,紅棗10枚,加適量食米,用常法煮粥食用。或陳皮雞湯:陳皮5克(去絡),黨參2條,中雞1隻切塊,放入清水2公升煮約2.5小時後作湯服用。

8. 小便點滴量少,口渴,尿色黃赤,小腹脹滿者:

用車前草100克,薏米100克,冬瓜300克,車前草先浸洗去泥土,冬瓜洗淨不去皮,放入清水2公升煮約1.5小時後作湯服用。或田螺25粒用清水浸去泥後挑出螺肉後,加入黃酒2兩,再加入清水500毫升煮熟作湯飲,連飲5天。

9. 尿頻不暢而口渴,四肢溫,腰痠者:

用羊腰(腎)或豬腰2個切開清筋膜洗淨切片待用,先將杜仲20克,菟絲子10克(布包),杞子10克加水1升煎成500毫升後,將汁取出,開油鑊放入薑、葱和羊腰或豬腰炒一會再放調味料即可,亦可治療小兒遺尿。

飲食禁忌:

1. 濕熱體質忌辛辣大熱食品,如:羊肉、雞肉、牛肉、香料、辣椒、薑、炸、燒烤食物、酒類、芒果、菠蘿、榴槤。

2. 虛寒體質忌寒涼之品,如:苦(涼)瓜、西瓜、冬瓜、蘿蔔、芥菜、冰凍之品。

起居禁忌:避免風寒和過勞,勞逸要結合,適當運動和休息,若自行食療兩周無效,最好向醫師諮詢,及早治療把疾病消滅於萌芽狀態。

Comments are closed.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HKACM_LOGO_學會簡介
    《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
    May 29,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一期會訊
    April 19, 2021

  • HKACM_LOGO_新聞及活動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五屆理監事選舉結果
    February 26, 2021

  • 針新聞及活動
    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及疫苗接種計劃
    February 26, 2021

  • 775AD6EE-95F2-4878-90BA-C294943648ED新聞及活動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December 9,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六期會訊
    September 4,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五期會訊 2020春季持續進修課程 (網上課程) 第二輪報名
    February 20,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四期會訊
    January 23,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三期會訊
    October 11, 2019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10, 2019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