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春夏抗濕疹

Home / 科普教育 / 春夏抗濕疹

春夏抗濕疹

Posted on
05/03/2015
by admin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多種形態皮疹對稱分佈,伴劇烈瘙癢,傾向濕潤,易反覆發作,並趨向慢性化,不易治癒,中醫稱之為「濕瘡」。中國古代根據濕疹的發病部位為其命名,如發於膕窩、肘窩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於耳部者,稱「旋耳瘡」;發於乳頭者,稱「乳頭風」等。根據皮損特點和病情,濕疹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文:符文澍(註冊中醫師 醫學博士)

濕疹病因較複雜,目前多認為是過敏性疾病,屬第Ⅳ型變態反應。過敏原可來自外界,亦可來自機體內部。外界過敏原如化學藥品、染料、魚、蝦、牛奶等;內部過敏原如腸寄生蟲、體內病灶等。

「風濕熱」引濕疹發作

中醫學認為濕疹總由稟性不耐、風濕熱之邪客於肌膚而成;或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加之素質、遺傳因素所致;或由於食魚、蝦、蟹、牛肉、羊肉、奶糖等;或接觸花粉、灰塵、羊毛、動物羽毛;或病灶感染、腸寄生蟲病等過敏所致;有的與精神緊張、過度勞累、情志變化等有關。

此外,中醫還認為急性濕疹,以濕熱為主,常夾有外風;亞急性濕疹,多與脾虛濕戀有關;慢性濕疹,乃因血虛風燥,濕熱蘊積所致。發於胸腹陰部之濕疹,與肝經濕熱有關;發於下肢之濕疹,見青筋暴露,患處皮膚色素沉者,多與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有關。

三類濕疹

1. 急性濕疹:自覺灼熱及劇烈瘙癢,皮損開始為瀰漫性潮紅,以後發展為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結痂,常常同時並存數種皮損。皮損無明顯邊界,常為片狀或瀰漫性。常對稱發病,以頭面、四肢多見,嚴重者可泛發全身。急性濕疹經過急劇,傾向濕潤糜爛,炎症明顯,常易反覆發作。

2. 亞急性濕疹:介於急性濕疹與慢性濕疹之間的階段,常因急性濕疹治療不當或治療不及時所致。皮損一般較急性濕疹輕,常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亦可有少量水皰及輕度糜爛。

3. 慢性濕疹:平時自覺症狀不明顯,每當精神緊張時或睡前出現劇烈瘙癢。皮損多局限於某一部位,如手、肘窩、上肢、下肢、陰囊等處,邊界明顯,炎症不明顯。患處皮損粗糙肥厚,呈苔蘚樣變。皮色呈褐色或褐紅色,常伴有鱗屑、抓痕、色素沉等。常反覆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

藥膳食療

1.黃白飲

材料:蒲公英10克,黃芩10克,白鮮皮10克,澤瀉10克。

製作方法:以上諸藥洗淨後,用滾水泡茶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急性濕疹。症見皮色潮紅灼熱、滲液流滋,劇烈瘙癢,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乾結等。

服用方法:每日1劑。

2.薏苡山藥粥

材料:生薏米15克,山藥10克,粳米20克。

製作方法:以上諸藥及粳米洗淨後,用文火煲煮1小時。

功效:健脾除濕。

主治:亞急性濕疹。症見皮疹色紅或淡紅,瘙癢,抓後滋水浸淫,或見鱗屑,伴有胃納不香、飲食減少、面色萎黃、便溏腹脹等。

服用方法:每日或隔日1劑。

3.當歸燉豬腳

材料:豬腳1隻,當歸6克,紅棗20克。

製作方法:以上諸材料洗淨後,共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滾後,改用文火燉煮,至豬腳熟爛。加少許精鹽調味食用。

功效:養血祛風。

主治:慢性濕疹。症見濕疹反覆發作,病程纏綿,數年不愈,皮疹色暗或色素沉,瘙癢劇烈,或皮損粗糙肥厚,伴有形體消瘦,口乾不欲飲等。

服用方法:隔日或三日1劑。

濕敷及外搽

1.中藥濕敷:

材料:馬齒莧50克、黃柏50克。

製作:方法上藥放入盆內,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鐘,待冷卻後備用。

用法:以浸透藥液的紗布濕敷患處,每次5分鐘,每日2至4次。

適應症皮損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流滋者。

2.中藥外搽:

材料:大黃3克、黃柏3克、黃芩3克、苦參3克。

製作:方法上藥共研細末。加入蒸餾水100毫升,醫用石炭酸1毫升,備用。

用法:用時搖勻,以棉花蘸藥汁搽患處,每日4至5次。

適應症皮損潮紅、乾燥、脫屑,或有丘疹和片狀浸潤者。

穴位按摩

穴位:曲池、大椎、肺俞、足三里、脾俞、膈俞。

方法:按揉曲池;揉大椎;拿肺俞;按揉足三里;按揉脾俞;按揉膈俞。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10次為1療程。

此外,濕疹患者尚須在日常生活調攝中注意以下幾點:

1. 不進食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蝦、魚、螃蟹等海鮮;以及濃茶、咖啡、酒類、辛辣食物等,發病期間以清淡飲食為宜。

2. 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搔抓、日光曝曬、汗液刺激、以及對患者敏感的物質如皮毛製品等。手部濕疹者在使用強去垢劑時要戴橡膠手套保護。

3. 慎用各種化妝品、洗滌劑和外用藥物。

4.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

5. 治療全身慢性疾病,如消化不良、糖尿病等。

6. 發病後嚴格按照醫生指導用藥,避免搔抓,積極預防感染。

注意:若濕疹病情較嚴重,則須看醫生,不可延誤病情。

迴響已關閉。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五期會訊
    三月 19, 2025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四期會訊
    一月 13, 2025

  • 159348_1726472038348_1180x610縱橫中醫頻道
    第九届岭南中医经典论坛
    九月 19, 2024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不孕症國際論壇 (網上課程)
    九月 10, 2024

  • Copy of LED縱橫中醫頻道
    不孕及婦科常見病中醫藥保健科普講座
    七月 24,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不孕症國際論壇暨35週年慶典
    五月 20,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三期會訊
    三月 18,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二期會訊
    七月 30,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會訊 - 持續進修課程 2023
    五月 22, 2023

  • 資料專區
    全國中醫學術流派香港傳承人招生簡章
    五月 11,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六屆理監事會成員
    三月 30,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六期會訊
    三月 15,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六屆理監事當選名單
    二月 26, 2023

  • 最新消息
    中醫臨床管理系統 - 醫承通 EC Connect
    二月 18,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六屆理監事候選人選舉及參選方法
    二月 3,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不孕症國際論壇暨35週年慶典
    五月 20,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三期會訊
    三月 18, 2024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不孕症國際論壇 (網上課程)
    九月 10, 2024

  • Copy of LED縱橫中醫頻道
    不孕及婦科常見病中醫藥保健科普講座
    七月 24, 2024

  • 159348_1726472038348_1180x610縱橫中醫頻道
    第九届岭南中医经典论坛
    九月 19,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四期會訊
    一月 13, 2025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五期會訊
    三月 19, 2025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