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正確認識腎虛 科學養護腎臟

Home / 科普教育 / 正確認識腎虛 科學養護腎臟

正確認識腎虛 科學養護腎臟

Posted on
02/01/2015
by admin

正值冬季,有關冬季進補,尤其是補腎、養腎的相關話題就格外引人關注。南方特別是廣東和香港,有「冬日大(肥)過年」的食物習俗,所以我們就有關補腎的話題來談談中醫養腎需注意的事項。

文:陳飛松(香港中醫學會副理事長)

中醫認為腎主藏精,為人體生長、發育、生殖之源;生命活動之根,故稱為先天之本,是冬季所主臟。腎主五液以維持體內水液的平衡;腎主骨,生髓,以使骨堅齒固,腦充髮榮,精力充沛。

自行補腎危害健康

從中醫的角度講,或勞倦過度,房事不節,生育過多或久病失養,「五臟之傷,窮必及腎」,都是引起腎虛的主要原因。腎為人體之根本,與性功能密切相關。腎虛可能引起腰膝酸軟、頭昏耳鳴、小便頻頻甚至不禁、滑精、陽痿、早洩和不育不孕。

坊間傳言,男人腰疼或者性功能下降就是腎虛,便隨意服用一些補腎的藥物,例如鹿茸、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即可治癒。 其實不經專業醫生診治,出於治療腰疼或者提高性能力的目的,自行服用所謂的補腎壯陽藥物,是非常錯誤的。首先,並非所有的男性腰痛都是腎虛所致,還可能是由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腎結石等疾病引起,即使是腎虛,還有陰陽之別。鹿茸、金匱腎氣丸是補腎陽,六味地黃丸是補腎陰。

六味地黃丸補陰不壯陽

六味地黃丸主要用於由腎陰虛所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症狀,並沒有所謂的壯陽功效。中醫治病是辨證論治,只要出現了上述症狀為主的病證,通常可以用六味地黃丸來治療,常常出現這些症狀的疾病有肺結核、更年期綜合症,以及化療或放療的負作用等等。

六味地黃丸畢竟是一種藥品,它也有一些禁忌。例如,面色偏白,體質虛弱,喜夏不喜冬的腎陽虛、脾陽虛人群不適合吃六味地黃丸;腎陰虛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這是因為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藥,配方中以滋陰藥為主,脾胃功能不好者服用後會妨礙消化功能,中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強,服用要謹慎。

六味地黃丸也有副作用,因為方中組成藥物以滋陰為主,久服、過量服,易滯脾礙胃,導致脾胃失和而影響食慾,脾受濕困易致脾虛洩瀉。體質較好或濕熱較重的人,服用後還會上火,並且會加重內熱,以致影響消化功能。

腎虛分四種要辨證施治

中醫所說的腎虛,有腎陽虛、腎陰虛、腎氣虛、腎精虛的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腎陽虛的主要症狀有面色淡白,腰膝酸軟,陽痿,頭昏耳鳴,尿頻舌淡白等;腎陰虛的症狀有腰膝酸軟、頭眩暈、耳聾耳鳴、盜汗遺精或口燥咽乾等表現;腎氣虛以面色淡白,腰膝酸軟,聽力減退,小便頻頻而清,甚至不禁,滑精早洩,尿後餘瀝,舌淡苔薄白等症狀;腎精虛的主要表現為小兒發育遲緩,身材矮小,智力和動作遲鈍,囟門遲閉,骨骼萎軟,男性精少不育,女子經閉不孕,性功能減退,早衰,髮脫齒搖,耳鳴耳聾,健忘恍惚,動作遲緩,足痿無力,精神呆鈍等。

根據症狀的不同,所需選用的調補藥物就會有明顯的區別。腎陰虛可用六味地黃丸或左歸丸;腎陽虛應用金匱腎氣丸或右歸丸;腎氣虛用大補元煎、秘精丸等;腎精虛選金鎖固精丸等。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要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遵照醫囑服藥。

不合理用藥損害腎臟

在民間,人們一直很重視補腎、養腎。近年來因誤服藥物導致患者腎臟受損的病例越來越多,民眾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藥,警惕某些藥物對腎臟的毒副作用。例如,某位女士為治療失眠症,間斷性地服用硃砂安神丸長達4年,睡眠不好的問題解決了,但是腎臟嚴重受損,這就源於硃砂安神丸中的硃砂,即硫化汞。硃砂是我國傳統的中藥材,在中醫處方中雖然常用,但是劑量和配伍都很有講究,針對性非常強,在服用上有嚴格的要求。

例如,硃砂安神丸治療失眠的適應證是心火上炎、灼傷陰血所致的心煩意亂、失眠多夢、心慌不安、胸中氣亂而熱、欲吐、舌紅、脈細數。由於硃砂安神丸中的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所以不宜久服,一般以一周以內為宜,每天成藥使用量胃1至2次,每次2至3克。含有硃砂的成藥長期服用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其毒性主要表現為硫化汞的毒性,汞為重金屬,會引起腎臟、肝臟功能嚴重受損。

此外,還有一些藥物,例如龍膽瀉肝丸含有關木通(馬兜鈴酸)成分,雷公藤含有二類成分,長期或大量服用,也會損害腎臟。就健康人群如何預防腎病,專家建議,飲食上宜清淡,減少鹽的攝入;要平衡膳食,戒煙限酒,適當多飲水,不憋尿;堅持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濫用藥物,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最好同時做腎臟B超檢查。

按摩食療補腎養腎

補腎養腎可以用藥食同源食品較為安全,如果偏於腎陽虛的,可以食用蔥白烏雞糯米粥。其製作方法是用烏雞一隻,糯米100克,蔥白20克、蓮子20克,花椒5克,食鹽9克;烏雞除毛洗淨,切成塊,糯米洗淨,蔥白切為小段。先將烏雞煮熟,再加入糯米、蓮子、蔥白、花椒熬粥,最後放入食鹽,每天吃一次,每次約200克粥。此粥對女性尤宜。除食補外,還可用按摩穴位的方法來防治以腎陰虛為主人群,具體的方法是選足底部的湧泉穴,每天按摩1次,每次5分鐘,長期按摩,即可起到調補腎陰的作用。

Comments are closed.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HKACM_LOGO_學會簡介
    《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
    May 29,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一期會訊
    April 19, 2021

  • HKACM_LOGO_新聞及活動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五屆理監事選舉結果
    February 26, 2021

  • 針新聞及活動
    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及疫苗接種計劃
    February 26, 2021

  • 775AD6EE-95F2-4878-90BA-C294943648ED新聞及活動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December 9,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六期會訊
    September 4,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五期會訊 2020春季持續進修課程 (網上課程) 第二輪報名
    February 20,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四期會訊
    January 23,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三期會訊
    October 11, 2019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10, 2019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