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中醫學運動養生觀 糾正鍛煉誤區

Home / 科普教育 / 中醫學運動養生觀 糾正鍛煉誤區

中醫學運動養生觀 糾正鍛煉誤區

Posted on
12/21/2015
by admin

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導致疾病,藥物只能調理病人身體的不適感,並不能改變病人的習慣。何謂不良的習慣?筆者想強調的是抽煙喝酒以外的錯誤養生觀念,在誤區下持之以恒地生活,往往比無知更可怕,錯誤的運動方式非但不能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會有損健康。

文:鄒嘉宏(香港中醫學會)

每個人都希望健康長壽,遠離疾病,因為疾病總給人帶來痛苦。大部分人只懼怕疾病本身,而非害怕真正導致疾病的原因。其實,一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往往會導致一種疾病,藥物可調整一下身體趨向疾病的方向盤,並不能改變病人的習慣。筆者的老師曾說:「任何疾病就像火苗一樣,它燃燒起來都是有原因的。」所以,身體患病,不應只眼於疾病,而是要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並堅決改掉。知易行難,涉及觀念轉變總是不易,但何謂不良的習慣呢?一般抽煙喝酒那些眾所周知的不良習慣任何人都知曉,筆者想提出的是普羅大眾認同卻錯誤的養生觀念。筆者嘗試從古中醫養生的角度,與讀者一起反思、調整一下觀念和方法。

運動養生誤區一:需要安排大量時間

努力工作是為了過生活,可惜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幾乎就只剩下工作,而且大部分人從事腦力工作,而非勞力工作。一天廿四小時,用12小時坐在辦公室的人比比皆是,餘下時間多數人仍是坐、眼睛看手機、手上打鍵盤等,最易導致全身氣機不暢通,周身疲勞,甚至被頑固痛症纏身。內經有云:「久視傷血、久坐傷肉。」筋骨血脈長期得不到舒展,長久下來,血肉之驅哪裡受得了,最終受苦是自己。很多人將不運動的原因歸咎於工作太忙,沒時間;稍得空閒又因運動太累提不起勁。

其實運動與否並非時間許可與否的問題,正如筆者上述講到,是觀念的問題。有鍛煉的觀念,就會產生鍛煉的意識。平時坐久了會意識到要站起來鬆鬆筋骨,在坐位上蠕動臀部大腿亦未嘗不可;坐多了電梯,會意識到上下班時多走走樓梯;餐餐依賴餐廳,會想轉變下在家炒菜做飯打掃衛生;飯後積極散步,代替撐肚皮對手機電腦「埋頭苦看」。諸如似類的做法實際上花費不了太多時間,並不是只有爬山、游泳等較劇烈的運動才可達到運動養生的效果。問題個人能否主動改變意識積極鍛煉。

運動養生誤區二:高壓運動

當然,現在很多人也深知身體的重要性,但鍛煉不得要領,「好心做壞事」。一般人工作日忙到不可開交,周末的空閑時間拚命地跑步運動,爬山,爬上一整天;到健身房狂練肌肉,自以為能補回一周的運動量。筆者認為,這樣的鍛煉還不如不做,一天把一星期的運動鍛煉都做完,就好比一頓飯吃足三天的食物,然後再三天不吃飯,這樣身體哪裡受得了?要知道凡事均需適度,一周的工作後身體已經很疲勞了,周日應該放鬆心情,投入大自然,或配合身體的承受能力做些輕柔的運動,而非把鍛煉身體勉強當成任務,帶給身體勞損、疾病。

運動養生誤區三:晚上做運動

明白應每日適量運動後,上班族們因白天工作沒時間,唯有把鍛煉安排在晚上,每晚放工後跑個三、五公里步,跳一、兩個小時舞等。結果,血壓偏高、頭腦昏沉、睡眠不佳。其實這樣違反了自然規律,不僅不能收到預期理想的鍛煉效果,還傷身體。白天是養陽氣的,透過運動,能調暢身體氣的通道。陽氣能量運行得更順暢,它工作得心應手,你的身體自然亦趨向健康,然而陽氣也需要休息,晚上正是它收斂、儲藏的時機。這時應減少活動,勿擾動筋骨、不勞動出汗,避免把陽氣調動出來,讓生命能源得以休養生息。所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大自然,動植物界,人的生命規律都應順應自然。古中醫學提倡的「道法自然」,就是提醒人們養生之道必需效法自然。

運動養生誤區四:日出前或惡劣氣候下運動

上了年紀的長者因醒得早,一起來便約三五知己一起練太極拳、八段錦、養生操、氣功。每日還未日出就開始做運動,不顧狂風暴雨,烈日寒冬,風雨不改。久而久之關節炎常伴左右,藥油止痛貼片刻不能離身。秋冬寒冷時節不宜戶外鍛煉,更不應再冒風雨鍛煉,虛賊邪風容易乘虛而入。晨起運動「必待日光」,日出後,空氣清新了,露水減少了,人身正氣足夠了,這樣做運動才能事半功倍。避寒就溫是人天性,就好比下雨螞蟻會搬家,寒冬候鳥懂南遷一樣,古中醫學的養生智慧不主張對抗自然,反而主張順其自然,了解正確的運動養生觀,跳出誤區,才能重拾健康。

迴響已關閉。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五期會訊
    三月 19, 2025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四期會訊
    一月 13, 2025

  • 159348_1726472038348_1180x610縱橫中醫頻道
    第九届岭南中医经典论坛
    九月 19, 2024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不孕症國際論壇 (網上課程)
    九月 10, 2024

  • Copy of LED縱橫中醫頻道
    不孕及婦科常見病中醫藥保健科普講座
    七月 24,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不孕症國際論壇暨35週年慶典
    五月 20,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三期會訊
    三月 18,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二期會訊
    七月 30,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會訊 - 持續進修課程 2023
    五月 22, 2023

  • 資料專區
    全國中醫學術流派香港傳承人招生簡章
    五月 11,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六屆理監事會成員
    三月 30,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六期會訊
    三月 15,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六屆理監事當選名單
    二月 26, 2023

  • 最新消息
    中醫臨床管理系統 - 醫承通 EC Connect
    二月 18,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六屆理監事候選人選舉及參選方法
    二月 3, 2023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不孕症國際論壇暨35週年慶典
    五月 20,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三期會訊
    三月 18, 2024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不孕症國際論壇 (網上課程)
    九月 10, 2024

  • Copy of LED縱橫中醫頻道
    不孕及婦科常見病中醫藥保健科普講座
    七月 24, 2024

  • 159348_1726472038348_1180x610縱橫中醫頻道
    第九届岭南中医经典论坛
    九月 19, 2024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四期會訊
    一月 13, 2025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五期會訊
    三月 19, 2025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