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病人因右側膝關節疼痛而到診所求診,神情鬱鬱不樂,看起來異常擔心。他說這本是舊患,一年前曾因運動導致右膝損傷,經治療和休息後原本已逐漸好轉,但每逢天氣轉變,膝蓋疼痛便容易發作,痛勢不劇烈,但綿綿不斷,有沉重感,使他坐立不安,甚至覺得膝關節酸軟乏力。筆者替病人檢查膝部之際,觸之暫未發現紅腫,檢查還沒完成,患者已急不及待發問︰「這是不是『風濕』?會否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夠痊癒嗎?」
■文:梁秋容(香港中醫學會)
病人提出一連串的問題時,語氣之間顯得有幾分焦急。我發現他神情緊張,心想是時候要消除這位病患及其餘廣大讀者對於了「風濕」的迷思了。在香港民間常常提到「風濕」一詞,其實是借用了中醫的概念。「風」和「濕」是指天地之間存在風邪與濕邪,每逢潮濕陰雨天,風濕之氣較盛,如果身體受風寒濕邪侵襲,便可能使肢體經絡的氣血受阻,不通則痛,從而導致肢體關節的痺痛、酸楚、麻木感,或關節屈伸不利、腫大等問題。雖然此病由外感風寒濕之邪而致,但風寒濕犯人卻可以導致很多不同的疾病,在中醫術語中,這類病稱為「痺證」,而非「風濕」。
正氣虛損 外邪入侵
然而外在的風濕氣雖盛,卻不一定讓所有人都生病,往往出現痺證除了外來邪氣的因素外,還有自身正氣的虛損的原因。一般患者常因勞累過度,作息失宜,或久病、年老體虛,又或因肢體關節曾受外傷挫傷,正氣先虛,故外邪易於侵犯。尤其於香港的冬天,風寒挾濕,故正虛之人每逢此時則疾病復作,疼痛加劇。本病的病位初在經脈、筋骨、肌肉、關節,但正虛之人受外邪所侵,日久則氣血越見耗損,則可能會影響臟腑,損及肝腎。故治療宜早不宜遲,趁正氣不甚虛,可用扶正袪邪通絡的方法,使經絡關節的正氣回復,袪除風寒濕之邪氣。至於現代醫學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障礙引致的疾病,並不是所有「痺證」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此病有一定的診斷標準,包括血液內的類風濕因子等,當作別論。
「痺證」因風寒濕邪犯人而致,又因某邪氣的偏盛,臨床又可分為「行痺」、「著痺」和「痛痺」。風邪盛者則發為行痺,表現為痺痛遊走不定;寒邪盛者發為痛痺,表現為痛勢較甚,遇寒加重;濕邪盛者發為著痺,表現為關節酸痛、重著。通過望、聞、問、切等四診可得知,患者身體是否整體氣血不虛,且能判斷發病時長,或是否因運動受傷而導致局部關節氣血虛弱,所以遇天氣轉變,邪氣乘機內襲於關節而成。近日天氣陰寒下雨,不少病人會感到患處痛勢較緩而沉重,此為「著痺」,治療主旨當以除濕散寒通絡為主。如果病發時間較短,證情較輕微,則可以不用太擔心,但仍應及早就醫。
調理方法及生活細節
在為「風濕」病患開處方時,他們常會問︰「有什麼需要注意呢?」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本病的治療必須要配合患者的生活作息,才有更理想的效果。於是便囑咐患者飲食應戒生冷,免助寒濕之邪,加重患處經絡的阻滯。關節不宜暴露於外,且不宜過勞,應時常保暖,以防外邪所侵。當患者欣然應諾,筆者也就放心令其攜藥方離開。
本病的治療,還可以配合針灸的方法,因為病在經絡關節,以針調動受病關節附近穴位的氣血,如膝部周圍的犢鼻穴、血海穴等,或用艾灸溫通這些穴位的氣血,實有助袪除患處的風濕寒邪,回復氣血通暢。至於病情日久正氣較虛,或年老體虛者,還要注意在通行經絡之同時補益臟腑氣血。因本病以正虛為內因,若只袪邪而不顧扶正,疾病將反覆難癒,甚至轉趨惡化。在預防方面,應注意保持經脈氣血流暢,適當做一些如八段錦、太極、五禽戲等導引運動,使肢體關節氣血常處於暢達的狀態,則病邪難以入侵。曾見一年逾九十的長者,精神飽滿,手足靈活,步履如飛,絲毫沒有關節不利的情況。詢問他健康之道,他淡淡的說︰「也沒其他,就清淡飲食,每天早上堅持運動而已。」至道去繁,希望大家也體會箇中之理,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