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症狀,但又變化多端。輕者只微咳偶作,重者可咳嗽連連,甚則者早晚不斷;其病情又有長短之別,或能數天自癒,或有遷延至數十年不癒者,影響工作、睡眠和生活質量,讓患者十分困擾。臨床上不少受咳嗽困擾的病人常會問醫師︰「有什麼中藥可以治療咳嗽呢?」這時一個沒有同意答案的問題,因此在答題之前不如讓我們先了解就中醫理論而言,咳嗽是怎樣一回事。
一個健康的人,真氣在一身順利流通,上下出入各有其常,《內經》謂︰「升降出入,無器有」,是指自然界任何物事與時刻均有氣的升(往上)、降(往下)、出(往外)和入(往內)運動,這是維持生命正常運動的根本。而在人體內則靠我們的臟腑主持氣的正常運動,其中「肺臟」有「主氣」的功能,在維持氣的正常運動中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透過其「宣發」(往上往外)和「肅降」(往下往內)的功能,讓人的氣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
我們的呼吸,其實就是肺氣宣發和肅降的具體表現。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當在咳嗽之時會感到氣從胸中往上衝,這其實正反映了身體氣的運動出現了異常,氣不能維持正常的升降而往上逆了。但為什麼氣的運動會失常呢?這也就是中醫師診斷咳嗽時必然思考的問題,只要解決了導致患者這次肺氣上逆的原因,讓氣回復正常升降,那麼咳嗽必然自止了。
然而,能導致肺氣上逆的原因多而複雜。例如一陣寒風吹來,寒氣侵犯人的體表,氣不能順利往外舒佈,這時肺氣欲外達而被遏轉而上逆,繼而引發連聲咳嗽。又如暴食辛辣,火邪從脾胃上犯於肺,肺臟受傷則氣逆而咳。又如因久病勞傷,肺臟無力主其宣發肅降之職,亦可出現慢性的咳嗽氣喘。就上述的例子可見,咳嗽的出現可因外受邪氣、內傷飲食、勞倦等,病性也有寒、熱、虛、實之分,無論是氣不能外達,臟腑邪氣上犯,還是體虛不能主持氣的運動,也可導致咳逆。
因此,治療用藥也有清熱、散寒、袪邪、補虛、宣肺、降逆等各種對應的方法,甚至要根據病情需要,選擇結合使用幾種治法,才能把疾病治癒。若稍有不慎,誤用與病情相反的藥物,那麼不但無助於減輕咳嗽,甚至會加重病情,使疾病變得更為複雜。進一步而言,臨床治療還要配合當時的天時、患者的習慣和性情體質等因素,如夏天暑盛,用藥不宜過於辛烈溫燥,冬天氣寒,用藥不宜過於苦寒。而治病並不是只依靠藥物,患者服藥後的作息和飲食,也與病情能否緩解有直接關係,試想若本為寒病,雖已用溫藥治療,但還常常飲食生冷,又如何能使藥力有效地發揮?明白這些道理,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醫師難以直接告訴病人用什麼藥物能治療咳嗽了。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臨床的案例︰筆者曾治一咳嗽患者,自訴在某次外感後咳嗽連綿不止達數月之久,每逢說話或動氣則咳嗽大作不斷,白天上班與同事一般對談也引發咳嗽,十分狼狽。他被此病困擾數月,苦不堪言,故到坊間尋藥,聽朋友說某草藥能止咳,即購來煎服。但這不但無法為他減輕痛苦,反使他日漸覺得疲倦,最終茶飯不思,還出現了大便溏洩的情況。前來就診時,筆者發現其咳嗽之由正氣受損導致,兼因勞倦受寒,致病情遷延不癒。而他自服之草藥,均是寒涼清熱降氣之類,不但無助於回復正氣,更使臟腑進一步受藥物的寒性所傷,導致脾胃受損,正氣大傷。
於是根據病人當時的情況,筆者開出了肺脾雙補,兼以理氣的藥方,囑咐不要飲食生冷,並須注意休息,不能過勞。患者服藥後即見咳嗽大減,數劑後咳已盡去,驚嘆神奇。覆診時他問︰「翻查資料,見方藥之中並無一味有「止咳作用」之藥物,究竟這方中哪一味藥能止咳呢?」故事說到這裡,各位讀者你們會如何回答這位患者的問題呢? ■文:梁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