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聯絡我們

香港中醫學會

香港中醫學會
  • 首頁
  • 學會簡介
  • 學分管理及續牌系統
  • 新聞及活動
  • 齊心抗疫
  •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 資料專區
    • 縱橫中醫頻道
    • 中醫專欄
  • 加入會員
  • 加入行政機構
  • 聯絡我們

醫學解碼:涼茶服用的注意事項

Home / 科普教育 / 醫學解碼:涼茶服用的注意事項

醫學解碼:涼茶服用的注意事項

Posted on
07/06/2014
by admin

踏入仲夏,天氣既熱且濕,香港作為沿海城市,濕熱之氣更加明顯。聽友人說,盛夏之際的北京,雖然烈日當空,人人大汗淋漓,但汗水很快便會蒸發,不似身處香港時出汗之後總是遍身黏糊糊的,好不難受。南方這種氣候使居住於此的居民容易得與濕熱相關的疾病。古人常說南方多「瘴氣」,就是指山林之間能引發疾病的濕熱濁氣。現在我們常用「烏煙瘴氣」比喻空氣污濁,環境惡劣或秩序混亂等,其實就是「瘴氣」這概念的引伸義。為了避免因感受天地濕熱之氣而得病,很久以前的南方人就懂得運用當地具有清熱生津、袪濕解毒等功效的中草藥煎熬作茶,防病治病。因用於製作藥茶的草藥藥性多屬寒涼,故後來又被稱為「涼茶」。

涼茶的種類很多,有單味草藥煎熬而成的,如雞骨草、火麻仁等,也有配伍成方使用的,如廿四味、五花茶等。有的以清熱為主,有的以利濕為要,也有能解表的,能通便的,功效各有不同,以應付由濕熱之氣犯人所導致的各種疾病。在本港涼茶盛行的年代,許多生活水平較低的市民,若身體出現不適,捨不得花錢看醫生,就會自行喝涼茶治病,涼茶對維持市民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家庭會在夏天購買涼茶材料自行煎製以清熱消暑,預防疾病。可是,近來不少因為誤服涼茶而致病的例子。筆者曾遇到一名患者,因面上長暗瘡求診,卻伴有胃痛、洩瀉等不適。細詢之,才發現他為了使暗瘡消退,長期服用不同的涼茶,最終不單暗瘡未能治好,還因過服寒涼的藥物,導致脾胃陽氣受損,使病情更為複雜。

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市民對中醫知識的不足是導致市民誤服涼茶的主要原因。與數十年前相比,現在香港人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以往社會以勞動階層為主,多戶外工作,直接觸受濕熱之氣的機會較多;現在香港在辦公室工作的人較多,活動較少,室內地方多設有空調系統,溫度較低,若於夏天衣衫較單薄,稍不注意反容易受寒而得病。另一方面,港人體質比較虛弱,但精神卻十分緊張,常見因情志失調,氣行不暢而化生內熱,出現如心煩、口乾、暗瘡等表現,若沒有顧及身體的整體情況,貿然使用大苦大寒的藥物,反而會使氣血更不暢通。不但不能有效紓緩病情,還會使本來虛弱的身體更為虛弱,甚至變生他疾。而且,一些看似「熱」的表現,如暗瘡、便秘等,並不一定是由於熱引起的,例如氣血虛少,無力推動,也能出現大便不暢的表現,若於此時飲用涼茶清熱則會耗傷氣血,豈不是雪上加霜?

藥能救人同時也能害人,故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所以涼茶對健康是否有益,關鍵還是在於是否懂得正確運用。運用恰當,涼茶就是能防病治病的良藥,否則便成了對身體有害的毒藥。因為暑濕的表現有很多,因應個人體質也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一般而言,若不能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服用某種涼茶,建議可先選用藥性較輕,配方較簡單的涼茶,例如菊花茶、銀菊露、金銀花等等,少量試服,觀察身體變化後再決定是否繼續服用。涼茶配方如廿四味、廿四味之類,一般清熱能力較強,宜小心選用。當然,最好是諮詢中醫師的意見,了解自己身體情況和調養的具體方法。

文:梁秋容(香港中醫學會副理事長)

Comments are closed.

搜尋

  • 最近發表
  • 最多觀看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HKACM_LOGO_學會簡介
    《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
    May 29,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一期會訊
    April 19, 2021

  • HKACM_LOGO_新聞及活動
    香港中醫學會第十五屆理監事選舉結果
    February 26, 2021

  • 針新聞及活動
    2019冠狀病毒病–最新情況及疫苗接種計劃
    February 26, 2021

  • 775AD6EE-95F2-4878-90BA-C294943648ED新聞及活動
    中醫從業員的感染控制培訓
    December 9,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六期會訊
    September 4,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五期會訊 2020春季持續進修課程 (網上課程) 第二輪報名
    February 20,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四期會訊
    January 23, 2020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三期會訊
    October 11, 2019

  • icon-magazine新聞及活動
    第十四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10, 2019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第十五屆第二期會訊
    October 4,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四期會訊
    July 15, 2022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香港中醫學會聲明
    September 24, 2021

  • icon-magazine學會簡介
    【誰在看中醫?關於中醫藥的市民研究及中醫發展路向研討會】
    August 31, 2021

  • icon-magazine友情連結
    第十五屆第五期會訊
    November 19, 2022

聯 絡 我 們


電 話 : 2571 2932 / 2570 9775
傳 真 : 2508 9736
電 郵 : hkacm@biznetvigator.com
地 址 : 香港北角英皇道 183 號利都樓二樓 F & G 座
版權所有 © 2022 香港中醫學會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