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是一樣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不計其數的網絡資訊,可是長時間的低頭瀏覽卻又使我們頸椎勞損,久而久之容易導致頸椎病。不要以為頸椎病就只是骨頭的問題,其實頸椎病是包括了頸椎間盤,骨頭,軟骨,韌帶,肌肉,筋膜等的退行性病變,繼而壓迫到附近的血管,神經和脊髓。以往好發年齡以中年人士為主,但現在有漸漸年輕化的趨勢。文:曹信恩醫師(香港中醫學會)
就頸椎病發病的內在因素而言,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 隨年紀的增長和勞損會導致肝腎虛弱。由於經脈失養,氣滯血阻,加上頸部勞損便會導致頸椎病。 那為什麼越來越多20至30歲的年輕一代早早患上頸椎病?這是因為年輕人的頸部勞損增加,加上睡眠的不定時甚至凌晨時分才入睡,會影響肝腎的運行,使筋脈骨骼失養,更易患上頸椎病。長期的姿勢不當,如低頭,睡眠姿勢欠佳,運動創傷,傷性扭挫傷,失天結構性問題等則是導致頸椎病的常見外在原因。
頸椎病的常見表現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會因壓碰不同組織而不同。如屬頸部肌肉勞損為主,則以局部肌肉僵硬疼痛,活動受限,特別是頭部後仰動作最為疼痛;如因頸椎退化壓碰神經根,則會影響頸、肩及手部疼痛麻痺,隨病情的發展,更會使到手部無力,疼痛;如壓迫到椎動脈,則會引起頭暈,噁心欲吐,眼花旋轉等問題。往往在頭部轉向一側時加重,回到正中時減輕;當壓迫到交感神經時,則可出現視力下降,血壓升高,鼻敏感等症狀;如壓迫脊髓,則最危險,可見肢體力度減退,動作協調變差,走路有踩棉花感,嚴重者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等情況。
預防頸椎病先注意姿勢:
1. 姿勢
由於頸部要支撐沉重的頭部,在長時間的低頭姿勢下容易使頸部勞損,因此工作時要常常活動頸部,令周邊肌肉放鬆。保持正確坐姿也是很重要,舒適的座椅除了使腰部放鬆外,更能幫助肩頸放鬆。當坐久了,也應不時起來走動,活動頸部。一個合適的枕頭更是頸部保養不能缺少的一環﹐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並保持略後仰。如習慣側臥者﹐枕頭應大概與肩部同高。
2. 避風寒
從中醫角度出發,風、寒、濕是引發痛症的常見病邪。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是濕重之地,加上飲食太豐富,容易在體內生濕,以至頸部重墜,神疲無力。長時間在冷氣環境中工作,加上喜愛吃生冷寒涼,容易感受風寒之邪,使頸部疼痛,麻痺。要護養頸部必先從保暖開始,避免冷氣直接吹到頸部;在飲食上也應減少進食生冷寒涼之食物。
3. 常運動
日日運動身體好,男女老幼做得到。這裡所講的運動是全身運動,例如游泳,跑步,打籃球等,全身運動能夠使氣血循環得更好,促進新陳代謝,加快修補身體受損的地方。在做全身運動的同時,其實也在鍛煉頸部肌肉,當肌肉更強壯時,也能減少發生受傷而引致的頸椎問題。
頸部小練習
我們除了睡覺外,其餘時間頸椎和周邊軟組織都要承托頭部,因此一個強壯和健康的頸部能增加柔韌性和對抗性。以下將會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頸部練習。
1. 頭部順時針轉晃,當轉晃一周後,再反方向轉晃。順時針和逆時針各做十次。
2. 身體直立,雙手放鬆下垂,雙腳與肩同闊。頭部慢慢抬起,盡力把頭抬至最大限度,能感到頸前有拉緊感,保持10秒鐘後放鬆;接慢慢低頭至後頸有拉緊感,保持10秒鐘後放鬆。同樣,左右兩邊也用同樣方法練習。
3. 平時可以用雙手大拇指用力按壓風池穴(位於頭部後方,枕骨下髮際的凹陷處下方),早晚按壓各一分鐘;雙手拇指按揉頸部後側,旁邊兩側肌肉,從上而下15次。
養生食療
薏米赤小豆湯
材料:薏米、赤小豆各40克,淮山15克,梨(去皮)200克。
做法:先把各材料洗淨,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煎,加冰糖適量即可。
功效:化痰除濕。適用於頸部重墜酸痛,神疲無力的患者。
補肝益腎壯骨湯
材料:豬骨200克,杜仲、杞子各12克,桂圓肉15克,牛膝10克,淮山30克。
做法:先把各材料洗淨,豬骨斬碎,先飛水,然後撈起共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文火煎40至60分鐘,加適量花生油、鹽、、薑等配料,取湯服用。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合有頸部不適,腰膝酸軟,眼花耳鳴的患者。
葛根五加粥
材料:葛根、薏仁、白米各50克,五加皮15克。
做法:把各材料洗淨,再把五加皮煎好,取其湯汁。葛根切碎,與餘料同放鍋中,加入五加皮湯汁。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適量。
功效:祛風除濕止痛。 適合頸部僵硬,活動不靈,疼痛之患者。
外用方:
材料:葛根60克,桂枝30克,骨碎補30克。
做法:用500毫升熱水煎煮,將毛巾浸透煎好的藥液。 將浸有藥液的毛巾包裹紅酒瓶,然後讓患者仰臥枕入頸部熱敷,每次20至30分鐘,但不宜超過30分鐘。
功效:這方法有助改善頸椎生理孤度,緩解頸肩部肌肉痙攣,解除疲勞,改善症狀。